框架結構房屋現場檢測技術要求
1.回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要求
1).檢測應按JGJ/T23-2011或DG/TJ08-2020-2007標準的要求嚴格執行。
2).采用回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時,每一構件的測區數不宜少於10個;構件長度較小時測區數可適當減少,但不應少於5個。測區麵積一般為200×200mm,構件截麵較小時測區麵積可適當減小,但不應小於100×200mm。
3).采用回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時,混凝土表麵應打磨平整,嚴重粗糙不平且無法磨平時,應用鑽芯法修正。
4).采用回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時,回彈法檢測時,每一構件碳化深度的測點數不應少於3個,取平均值,每次讀數精確至0.5mm,碳化深度測量應避開構件棱角和表麵有缺陷部位。
5).回彈儀必須具有製造廠的產品合格證及檢定單位的檢定合格證,在現場檢測的回彈儀符合標準狀態要求,每次工程檢測前後應作率定試驗,並作記錄,率定值應為80±2。
6).測區應選在使回彈儀處水平方向,檢測混凝土澆築側麵。當不滿足這一要求時,方可選在使回彈儀處於非水平方向,檢測混凝土澆築側麵,表麵或底麵,計算數據時需修正。
7).檢測時,回彈儀的軸線應始終垂直於結構或構件的混凝土檢測麵,緩慢施壓,準確讀數,快速複位。
8).原始記錄應有檢測、複核兩人簽名。
2.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要求
1).檢測應按DG/TJ08-2020-2007標準的要求嚴格執行。
2).采用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時,每一構件的測區數不宜少於10個;構件長度較小時測區數可適當減少,但不應少於5個。測區麵積一般為200×200mm,構件截麵較小時測區麵積可適當減小,但不應小於100×200mm。
3).采用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時,混凝土表麵應打磨平整,嚴重粗糙不平且無法磨平時,應用鑽芯法修正。
4).超聲檢測儀在現場檢測前,應通電預熱,並須用標準棒進行測定,回彈儀在HRC為60±2的鋼砧上率定值應為80±2。
5).測區布置在構件混凝土澆築方向的側麵,均勻布置,相鄰兩測區的間距不宜大於2m。
6).原始記錄上應有檢測人和複核人簽名。
3.鑽芯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要求
1).檢測應按CECS03:2007標準的要求嚴格執行。
2).當用鑽芯法檢測結果對非破損檢測方法檢測結果進行修正時,同一檢驗批內鑽芯檢測數量不應少於3個,鑽芯位置應位於某個回彈測區內
3).鑽芯時,應避開主筋、預埋件和管線的位置,並盡量避開其它鋼筋。
4).鑽取的芯樣應及時編號(寫上層次、構件名稱、軸線等並在平麵圖上標出)。
5).芯樣抗壓試驗應委托檢測站力學室進行抗壓,試壓原始數據上應有試壓人員和審核人員簽名(均應具有相應的上崗證),力學室的試壓結果返回給該項目的檢測人員。
4.結構整體承載力驗算分析
建築工程安全是一個較為複雜的問題,應在現場調查、必要檢測的基礎上,進行有關構件及整體承載力核算等工作,整個建築工程安全應該是包括結構布置與結構體係、結構承載能力等綜合評價。結構布置的合理性能使結構構件的受力較為合理;結構體係的合理性不僅使結構分析模型的建立較為符合實際,而且使結構的傳力明確、合理和不間斷;結構和構件承載力應包括結構變形能力和構件承載能力。因此,應依據建築結構的現狀質量、結構布置、結構體係、構造等因素綜合進行分析,對結構的整體安全性能做出評價。
采用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PKPM CAD工程部編製的係列軟件對該建築結構進行整體分析計算,確定該建築構件承載力和構造措施是否滿足規範要求。
對於該工程結構安全與承載力鑒定主要進行以下方麵的工作:
1)對試件進行試驗和對現場檢測數據進行分析,依據相應的國家標準對現有結構的質量情況做出鑒定結論。
2)建立結構分析模型,驗算現有結構的承載能力,並綜合結構布置、結構構件承載力,對結構的安全性做出鑒定結論。結構驗算使用的計算模型,應符合其實際受力與構造情況;結構上的作用應經調查或檢測核實,結構構件上作用效應的確定,應符合下列要求:
Ø 作用的組合、作用的分項係數及組合值係數,應按相應的國家標準《建築結構荷載規範》及其它相關規範的規定執行;
Ø 當結構受到溫度、變形等作用,且對其承載力有顯著影響時,應計入由此產生的附加內力;
Ø 材料強度的標準值,應根據結構的實際狀態按下列原則確定:
Ø 原設計文件有效,且不懷疑結構有嚴重的性能劣化或者發生設計、施工偏差的,可采用原設計的標準值;
Ø 調查表示實際情況不符合上款要求的,應進行現場檢測;
Ø 結構或構件的幾何參數應采用實測值,並應計入鏽蝕、腐蝕、風化、局部缺陷或缺損以及施工偏差等的影響。
Ø 結合鑒定結論,針對結構存在的損傷等問題,從結構安全角度,提出相應的處理建議。
5 鑒定結論與建議
根據現場資料調查結果,同時結合現場結構實體複核檢測結果,對該項目的結構質量進行評價,並對結構中存在的問題給出相應的處理建議。
由於現場條件所限未能發現,在進一步施工過程中發現的結構質量問題,我中心會對存在質量問題部位進行補充檢測,並加大此類問題的抽檢量,並對發現的問題給出相應的處理建議。